村网通总站 魏家庄村 weijiazhuang.nync.com 欢迎您!
天津市人力社保局自2017年8月对曹子里镇杨碱厂村、邱庄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凝聚合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通过“产业扶贫+兜底保障”有力地改变了两个村贫困落后面貌,全部建成文明村、小康村,村集体年收入实现20万元以上的新增量,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却不能治根本。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也是帮扶工作的关键,驻村帮扶组与镇领导及各村“两委”班子反复研究,优中选优,从调研到最后立项,产业帮扶项目经过多次调整,帮扶组以对帮扶村产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咬定经济效益和资金安全关键因素不放松,帮扶项目的每次变化,都有内在质量的提升。2019年底,项目调整为“镇统筹与开发区合作招商”项目,该项目可以为帮扶村每年带来20万元以上的稳定回报,实实在在促进村集体增收,同时,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对投入本金实现保值增值。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如何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成为了帮扶组成员心中的大事。
帮扶组组长冯兆君说:“乡村振兴的根本就是产业振兴,虽然我们通过修路、安灯、换水、改电等完善基础设施,但只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条件,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现在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如何再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是我们搞乡村振兴、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我们也在思考怎样在乡村里搞一个更适合现在乡村人员结构的产业 。五十岁到七十岁的人住在村里,通过这个产业,符合他们的身体情况,也能够参与劳动增加他们的收入。”
杨碱厂村村民们大多从事与绢花相关的制造、加工、运输等。村民杨松凭借着头脑灵活、肯吃苦,经营的绢花厂也是有声有色。然而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村和杨松一样从事绢花生产的人,一时间陷入了危机。帮扶组了解到情况后与村“两委”着手,破解企业面临的复工复产难题,使企业在危机中抢占“先机”,第一时间投入生产。
据杨松介绍,在帮扶组的帮助下,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今年的疫情对他的影响并不大。村里的道路宽了,村民的腰包鼓了,为了企业更好发展,他新购置了一台货车跑运输,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
不同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托起了民生底线,发挥着兜底作用。帮扶组利用三农大数据等平台,创新工作模式,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为低收入困难群体建档立卡,实施精准帮扶,通过统筹各类保障措施 ,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困的困难群体提供兜底保障,实现困难户联系服务全覆盖,获得了很高的群众满意度。
他们积极开展“结亲访贫”活动和“双联”慰问困难户活动。驻村帮扶组在深入走访中了解到,杨碱厂村村民杨广林的老伴患有糖尿病和青光眼,卧床不起,常年需要服用药物和常人伺候,于是为老两口发放了联络卡片,方便他们有困难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杨广林告诉记者:“帮扶组的三位同志很关心我们,不定期到家里来看望我们,询问家里有什么困难,有困难的他们会及时给予解决。记得有一次给老伴儿买药没有钱,帮扶组得知后,立刻给我们送来了八百块钱,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3年来,驻村帮扶组共争取局资金近4万元,与困难家庭开展“一对一、手拉手”慰问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人力社保系统对贫困群众的亲切关怀。同时,他们以住房安全帮扶为契机,协助两个帮扶村对贫困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老旧危陋住房进行分析排查,对需要翻建翻新的老旧危陋住房进行汇总上报。此外,他们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发放政策明白纸等方式,在两个帮扶村积极宣传相关民政、社保救济政策,组织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非公经济领域职称申报等政策工作。
“全民小康不能落下一家一户,我们来了以后,梳理了村里的困难户,按照统一规定,建档立卡,及时关注他们的住房问题,一到下雨下雪大风天气我们就去走访,把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里。三年的新一轮帮扶工作面临收官,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帮扶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是帮扶的关系不能断,我们对困难户的援助不会停,我们将继续关心他们的生活。小康生活的关键是让乡亲们富口袋,我们也积极地争取项目资金,在村里实施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冯兆君说。